新零售时代下,渠道品类的创新

发布时间 2023/07/26
创新正在引领世界变革,技术的升级、科技的迭代在零售行业中催生了无数品类机会。零售行业持续发展也不断被颠覆,但万变不离“多快好省”四字宗旨。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,“零售店”带给消费者的体验边际效逐渐递减, “多快好省”的演绎也逼近临界点,那新零售是如何颠覆旧零售的?放眼未来,渠道品类又能如何创新?本期笔者将一一分析。

高级分析师 徐雪迎

里斯战略定位咨询

 

 

零售业态的四个阶段

 

对零售业态进行复盘及管窥,大致分为四个阶段,可以发现在每个阶段发展至失速点的时候,新的零售业态都依托新趋势在“多快好省”上满足消费者与日俱增的潜在需求,实现了渐进式或颠覆性的创新。

 

1.0传统零售

传统零售也就是零售业态的雏形,当时主要包括三大业态,杂货店、批发市场、百货商店,但受制于规模经济及追求盈利的制约,此阶段的零售业态不得不对满足用户的需求进行取舍,比如不可能在每个消费者的楼下都建立一个廉价的百货商店,所以此时的零售业态,分别只能满足消费者某一需求:

 

杂货店依存于邻里关系,满足便利需求;

批发市场依存于分销关系,满足廉价需求;

百货商店依存于供需关系,满足多选需求。

 

在此阶段商品化水平、信息化水平、供应链水平、城市化水平都处于萌芽阶段。

 

商品化水平:供小于求的工厂时代,区分商品只是用商标来区分,做质量背书;

信息化水平:使用实体本记录、信息孤岛——零售者和供应商的信息是割裂且信息不对称;

供应链水平:以产定销、没有高铁干线物流、造成库存风险;

城市化水平:只有一个核心商圈,媒介大多为报纸。

 

因此在物理及技术条件的制约下,三大业态都无法做到“更快”、“更好”、“更多”。

 

2.0现代零售

此阶段,商品化、信息化、供应链、城市化水平等基础条件蓬勃发展。

 

商品化水平:供需趋于平衡,进入了品牌时代;

信息化水平:开始提升,引进IT技术;

供应链水平:可以实现产销制衡,实现快速转运,更好的管理库存;

城市化水平:开始有多个核心商圈,居住形态也发生了改变,媒介从报纸转为电视…

 

零售业态依托于设施不断完善、社会不断进步,已经可以开始满足消费者“多快好省”的其中两种需求:

 

1.多选和廉价的全品类/垂类渠道,如大型商超(hypermarket)、服装行业的Zara/优衣库、家电行业的苏宁等;

 

2.便利和廉价的折扣店,比如华联超市、德国的aldi、名创优品等。

 

2.0现代零售推动零售业态实现了一次飞跃,但并不属于颠覆性的创新。

 

3.0电商零售

移动互联网及电商平台的出现则具备跨时代的意义。满足了消费者对多、快、省的需求,商品化、信息化、供应链水平、城市化水平均已达到巅峰,也直接诞生了新品类机会。

 

商品化水平:供大于求;

信息化水平:互联网时代,各种信息直接联网记录,如动态调度库存;

供应链水平:以销定产、大客户直供、干线零担快递互相协同;

城市化水平:互联网无界。

 

在3.0阶段所有品牌均可同时满足多选、廉价、便利三大核心需求,其中淘宝稳坐头把交椅、京东后期以3C为品类切入点,主打“更快”、拼多多切入空白的下沉市场,主打“更便宜”,都是意图将“多快好省”进一步做到极致。

 

4.0新零售

尽管电商渠道已经满足消费者的三大核心需求,看似已然到达穹顶,但仍然面临解决不了的难点:

 

1、“多、快、省”均已经无限趋近于失速点,近乎过剩状态,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边际效应递减,新的渠道很难在针对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实现超越;

 

2、电商渠道难以满足非标产品、非标服务的接入,如生鲜很难线上化;

 

3、消费者还是需要线下场景,但电商本质则缺乏了消费线下体验的场景…

 

如此困局下,新零售概念则对旧零售实现了革命性的颠覆。在DT+AI+IoT的技术环境下,新供应链水平(柔性制造、直销寄售、即时配送、中转仓+前置仓)打开了“无界零售”,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。

 

基于市场洞察、心智洞察,并倚赖技术支持下,新零售业态对用户需求进行了重构,提供了“优惠”、“优选”、“体验”的零售环境,也催生了无数新兴渠道品类。

 

 

 

新零售渠道品牌的品类创新

 

在科技的支撑下,“多快好省”的竞争已几近白热化,渠道品牌起步的重要机会则在于依托趋势性的品类,而渠道品牌所提供的价值同样依赖于品类所处的发展阶段,不论是盒马生鲜超市,还是 TopToy 潮玩集合店,都是对新零售渠道创新的一次实践,也都对“人货场”进行了创新的定义:

 

盒马开创“生鲜超市”新品类

盒马作为新零售的先驱,开创了生鲜超市新品类,为消费者带来优惠、优选、优体验的购物体感。在新零售时代下,新品类的背后是数据驱动,它不仅是盒马创新的底层,也是新零售基础设施。

 

比如,盒马新品类的新配称“人货场”都是依靠数据驱动:

 

人:通过实体店铺将消费者引流至私域会员机制,通过精细化运营客户了解客户需求;

 

货:非标品标准化(如带鱼先在中转仓打标)、商品组合有弹性、商品快速周转;

 

场:借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和配送路线;由此实体店面也是变相仓库。

 

但新品类需警惕旧思维:当新品类确立后,需搭建全新的运营体系,否则将错失品类机会,陷入“超级物种”的泥淖。

 

永辉作为2.0阶段现代零售时期的生鲜之王,但它的新品类孵化却是失败的。核心原因则是新品类的运作难以脱离固有的价值体系:

 

选址上,在已有的地址里筛出适合改造新门店的地址;

选品上,从永辉原有的品类中挑选商品;

系统上,依旧使用原有的 IT 系统,在此基础上进行线上化、移动化改造;

体验上,在原有的业态设计上增加餐饮体验。

 

以上比对下来,都缺乏了盒马将一切从0-1设置的战略魄力。

 

Toptoy 开创“潮玩集合店”新品类

消费主力逐渐年轻化,盲盒蹿红带动潮流玩具市场的快速发展。Toptoy基于以上市场洞察,决定提供潮玩品类的渠道整合价值,鉴于中国主流消费人群 Z 世代更倾向于沉浸式的体验消费,因此 Toptoy 抢先占据“潮玩集合店”这一新渠道品类,并在新品类之下,打造全新的“人货场”新配称。

 

 人(用户运营能力):打造“线下引流线上-转化-复购”新链路,门店是获客的流量入口,同时通过直播内容运营、私域高质量运营、最终引入电商形成引流闭环;

 

货(原创和供应链能力):打磨原创 IP:大力招财猫,构筑竞争壁垒;

 

 场(全渠道构筑能力):围绕线下门店作为核心,通过场景提供消费者的“峰终体验”比如店商品配置就可将最有吸引力的IP放置顾客逛店路线中途。

峰终定律

 

 

新零售环境下

渠道品牌品类创新的新配称“人货场”

 

 

“新零售”概念诞生于中国,目前也盛兴于中国。在新零售环境下,底层逻辑趋于同质,在数据驱动支撑下,未来基于品类分化的垂类渠道将成为可能的创新方向,同时也需要围绕人货场三大层面进行重构,在提高消费者感知的情况下也能优化自身经营,构筑可持续的增长飞轮。

 

人:站在消费者视角进行共创,数字化赋能用户运营

 

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提到过,日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:战后产品匮乏时代、经济起飞后产品泛滥的平台时代、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时代,以古为镜,这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发展。

 

目前解决用户的刚性需求,逐渐成为成功品牌的必备条件,生活方式的概念虽然仅是一种情感的赋能,不能脱离于品类本身发展,但也足以说明了经营用户的重要性。

 

传统零售渠道下,用户经营主要靠流量、品牌来驱动,但在新零售环境下,单向媒介变为多边媒介,标签算法也可以聚集同样圈层人群。因此消费型企业将从过去经营产品的思维转换到经营用户,即围绕原点人群建立持续关系和链接。这也是会员制模式、社群经济兴起的核心原因。

 

用户运营固然适用于新企业,但对于传统企业而言,突破思维的桎梏(从内部产品逻辑转变为外部消费者逻辑)存在较大挑战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的落地,这也为新品牌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,许多新品牌均采取用户共创的思想,在产品研发、公关设计等各个环节都得以体现。

 

黄小猪一直以用户共创的逻辑进行产品研发;

阿那亚品牌一直标榜自身的社群运营与内容运营,为社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,成为三年内最火爆的地产项目;

蔚来也一直基于技术创新并致力于将用户体验打造到极致……

 

品类创新是品牌增长的重要基石,那用户共创也将成为未来品牌增长的关键引擎。

 

货:极致的商品效率包含创新化制造及智能化上架

 

传统零售下,商品基本都靠进货然后卖货,产品选择尽管众多,但反而加大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,商家库存也处于高度承压状态。

 

在新零售环境下,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体验,柔性生产+数据选品必将成为未来的新趋势。

 

KKV 作为全新的潮流集合店,选品采取买手制并经过四层筛选机制:品牌初筛(品牌库筛选)、买手背调(产品口碑、公司口碑)、选品会(投票制)、试卖考核(根据试卖成绩再决定是否大规模采购)。

 

图片来源:网络

不仅通过数字和技术驱动赋能选品快速迭代,还能解决传统的库存压力,降低产品成本;而后期产品是否下架都不是由人为因素决定,而是通过各个维度的数据决定,若每一件产品的数据都位于末位,那就随之淘汰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沉淀下来的产品会越来越有竞争力。

 

场:数字化赋能经营终端链条,优化用户体验,优化盈利结构

 

便利店渠道凭借高密度满足了消费者对“快”的诉求,成为近几年的趋势性渠道。

 

在一切均可以被数字化赋能的情况下,便利蜂的数字化更是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运营效率。

 

不仅仅在员工职能、员工定购排班等进行数字化赋能,最大程度上提高人员利用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;更是能够通过数据驱动产品选择、精准选址,实现销量及利润的总体提升:

 

比如选品上,算法可以学习当前数据,发现要引进的商品,之后通过机器学习改善结果,算法选品成功率 70%;

 

选址上,数据可以驱动选址策略,基于一系列变量预测模型(包括办公人员数和居民人数,到商店步行距离、商店规模、购买力、竞争对手等),进行智能化选址;

 

配送上,为便利店量身定制物流网,自动化降低成本。

 

 

结语

 

如今,在零售行业中,渠道品类的创新依托于渠道价值,但也离不开产品品类。随着中国逐渐迈入新的消费时代,周遭环境持续更迭,将会有一批创新的渠道品类涌现,模式的创新性、产品品类的趋势性仅是渠道品类成功的第一步,如何在“人货场”中实践创新,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零售体验,也同样重要。